三名记者在文昌阁合影。
【资料图】
连日来,“党报四十年·印迹”融媒体新闻行动火热进行中。回首40载光阴,《扬州日报》记录了哪些城市建设精彩瞬间?昨天,《扬州日报》老中青三代记者在单位资料室查看过去40年有关城市建设的报道,一起重返当年新闻现场,触摸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40年来一路前行的靓丽身影。
城市因建筑的更迭生生不息,因道路的阔美一路向前。40年间,那些城市巨变的瞬间,都被本报记者记录珍藏。城市发展的每一个节点,我们从未缺席,始终纵身在前。迈步新时代,将有更多扬州日报人,共绘城市明日肖像。
回访地点:匏庐
“‘烂笔头’‘铁脚板’的精神不能丢!”
上世纪80年代,《扬州日报》在甘泉路上的匏庐办公。这次重新走进匏庐,“50后”记者丁鹤林差点认不出来,匏庐门脸变了,里面也修葺一新。
看着原先的办公室位置,他不禁回忆起了过去的岁月。
“那时的《扬州市报》在这里办公,只有几十个人,房子比较破旧,还没有空调。夏天吹电风扇,冬天焐热水杯。实在冷了,,就多穿衣服把自己裹起来。”丁鹤林说,“当时报社采编合一,我既做记者,还负责编辑版面,一天工作经常超过12小时。过去写稿不像现在用电脑,都是‘爬格子’。冬天戴着手套写稿,还是感觉很冷,手冻得僵了,用热水杯焐一下手再写。有一次写一篇4000多字重点稿件,我买了一块烧饼、一根油条,把自己关在办公室写了一天。”
“那时在城区采访,全靠两条腿,有时也骑自行车,夏天骑车时后背衣服都是湿的。”丁鹤林说,“虽然条件艰苦,人很辛苦,但大家对新闻事业特别执着,吃多大的苦,心里都是甜的。匏庐虽小,却是扬州城的信息基站,每天大大小小的新闻,都是从这里发布出去的。”
三名记者在匏庐合影。
“我们一起合个影吧。”丁鹤林欣然提议。
拍完照片后,丁鹤林握着报社“新生代”云邦秦的手,语重心长地说,“现在报社有了现代化的办公大楼,办公条件也好了,但我觉得,老一辈报人身上的‘烂笔头’‘铁脚板’的精神不能丢。你是新记者,正是学习成长的时候,要不断增强脚力、眼力、脑力、笔力,做好党的宣传喉舌,报答读者的满腔挚爱。”
迎着丁鹤林信任的目光,云邦秦不住地点头说,“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,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党媒记者。”
回访地点:文昌路
“60公里文昌路串起‘大扬州’”
在报社资料室,打开1985年7月7日《扬州市报》头版,《三元路东段全线打通》的消息赫然醒目。38年前,文昌阁、三元路,代表了城市的中心地标和城市中轴线。
文昌阁旁。丁鹤林笑着询问身边的年轻记者云邦秦:“小云啊,你知道扬州的三元路在哪里呀?”
“丁老师,我只知道这里是文昌路,不知道三元路在哪里。”云邦秦红着脸,一头雾水。
“你身边的道路,就是三元路啊。”丁鹤林笑着解释起来。过去的三元路就是现在文昌路的一部分,它东至国庆路,西至文昌阁,不仅短,也没有现在这么宽。
1985年7月7日《三元路东段全线打通》
上世纪80年代,老城区的石塔西路、石塔路、三元路、琼花路、解放东路,全长只有4.4公里。
“现在我们脚下的文昌路,可是扬州市内最长的城市中轴线,东至江都,西抵仪征,延绵60公里。”跑城建条口多年的记者张孔生介绍了文昌路的变迁。
2013年12月7日,扬州提出“开城先开路”,加快推动“一体两翼”城市发展战略,迅速拉开“一核多组团”的现代化“大扬州”框架。从那时起,扬州人加快构建新的路网体系建设,为城市发展打造“腾飞跑道”。
2015年9月11日《60公里文昌路挑起“一体两翼”大扬州》
文昌路的巨变,记者报道现场,报纸见证时刻:2013年2月6日,文昌路抵达江都城区,与舜天路对接;2015年9月5日,文昌路西延竣工投入运行,文昌路主线60公里完全贯通。
回访地点:琼花大厦
“百米高楼越建越多”
翻开往年的《扬州日报》,两篇关于大楼建设的报道也引发了记者的关注。一则是2009年9月9日《琼花大厦:“巨人”的新生》,一则是2015年8月24日《“智慧之门”亮相扬子江路》。
2009年9月9日《琼花大厦:“巨人”的新生》
当我们三人站在琼花大厦旁时,顿时感觉巨人不巨,“风光”不再。
环顾四周,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,高耸林立。
“你别看大厦现在普普通通,但当年可谓风光一时啊!”丁鹤林说,上世纪90年代初,22层、76米高的琼花大厦是扬州地标性建筑,并被誉为“江北第一高楼”。刚刚建成时,扬州人都为之骄傲自豪,人们每每经过时,都忍不住多看一眼,“哇,这就是扬州城的高度!”
“想不到,这座如今不起眼的楼房当年那么叱咤风云。现在,还真搞不清楚扬州到底有多少高楼,最高的大楼高度是多少。”云邦秦情不自禁地感慨起来。
“现在,扬州城百米及以上的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,并且不断刷新纪录。”张孔生接过话茬说,“从来鹤台广场的金陵大酒店到新城河边的税务大楼;从扬州建工科技园到180米高的泰达Y-MSD广场,从扬州软件园到正在建设中高度达到300米的金奥中心……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,从开工奠基,到打桩挖土,从地下室建设到上部建筑施工,从建筑封顶到建成投用,记者都全程关注。”
“对,楼宇的高度、建设的速度,背后是扬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度、扬州建筑工匠技艺的新高度,都是我们的写作题材和新闻富矿。”丁鹤林冲身边两名记者竖起大拇指。
回访地点:润扬快速路
“主城区任意两点20分钟通达”
“40年前,我们采访用的交通工具是什么?”三名记者沿着文昌路西行来到润扬快速路,见快速路上车来车往,丁鹤林感慨万千,对身边的云邦秦说,“40年前,我们采访大多靠步行或骑自行车,自行车最快速度也就十多码,在那时已经算很快了。大家都比较爱惜自己的自行车,经常擦洗,甚至用布条缠起来保护,比现在的汽车还稀罕。”
2014年9月20日《瘦西湖隧道昨正式通车》
“重大城建工程报道,《扬州日报》从未缺席。”张孔生举例说,瘦西湖隧道建设全市关注,早在2004年9月本报就刊文建言《构建北区快速通道》,代表媒体率先发出市民心声。
“我们的报道始终跟着建设进程走。2010年底,瘦西湖隧道建设方案通过论证、确定,我们立即报道《瘦西湖单管双层四车道》,此后又采写了《瘦西湖隧道有望下半年开工》《134米盾构机“啃”出隧道》《扬州瘦西湖隧道昨正式通车》等60多篇稿件,几乎是关注了工程建设全过程、全周期。”张孔生介绍。
“如今,随着扬州环城快速路的建成投入使用,主城区环内任意两点20分钟就能通达。”张孔生说,在环城快速路建设的几年时间内,本报先后刊发了近百篇报道。
■张孔生 (扬州日报经济部副主任)
“目前,我市正在推进实施江平东路东延涉铁应急工程、运河路北延(涉铁段)工程、开发路东延快速化改造工程等。这些工程全部完工后,扬州市民出行将更加便捷,城市通行速度将更快。”张孔生说。 (子牛)
40年来,扬州变得大了、高了、快了,几代报人见证记录接力报道
“小扬州”到“大扬州”的蜕变
我不到二十岁就到报社工作,40多年时间里,不仅见证了《扬州日报》的成长,更目睹了扬州城市建设的发展,看到了扬州这座城市从“小扬州”向现代化“大扬州”的喜人蜕变。这次和报社的中年记者和年轻记者一起回顾报纸上的老报道,探访扬州的新景观,感触更深。
■丁鹤林 (扬州日报原政教部副主任、高级记者)
上世纪80年代,扬州日报社在甘泉路上的匏庐办公。那时,扬州城市很小,局限在被淮海路、南通路、泰州路、盐阜路包围的老城区,主城区内就是汶河路、国庆路、渡江路、广陵路、甘泉路、三元路、琼花路、石塔路等几条道路,居民住宅以平房为主,楼房很少,只有人民商场、五交化公司和中百一店有楼房。骑自行车一个小时可以绕城3圈,路上也碰不到几辆汽车。
上世纪90年代,扬州日报社搬到了文昌路旁的萃园桥人防综合楼内,扬州市中心也转移到了文昌阁。进入本世纪,扬州城市建设不断加快,道路延伸拓宽,高楼大厦不断增多,城区范围也向周边不断拓展。
如何把扬州城建设得更好?2005年11月16日,上海德村文化研究所所长曹世潮教授来扬,我带着年轻记者深入采访,写出了稿件《城市发展要有自己的文化个性》。
我退休后,扬州日报社搬迁到了西区明月湖畔。这里原先是一片水沟和农田,现在高楼林立,成为扬州城市副中心。这些年,扬州城以惊人的速度在“长大”。现在骑自行车,一个小时也骑不到一条路的尽头。
不仅如此,整座城市越来越美,瘦西湖公园、三湾生态文化公园、三河六岸公园、廖家沟中央公园等等,或簇拥、或环抱,让城市成了一座大公园。
40年沧桑巨变,40年快速发展,扬州从当年的百废待兴到如今的现代繁荣,从破旧的“小扬州”成长为现代化的“大扬州”,既让人欣喜,更让人振奋。作为《扬州日报》的老记者,城市建设发展与进步的每一点变化,过去我采写、我报道、我自豪,今天我见证、我讴歌、我同享。祝福扬州这个“好地方”,好上加好、越来越好。 (丁鹤林)
“扬州路”快了 “好地方”靓了
匏庐、文昌路、琼花大厦、润扬快速路……这次,跟随新闻前辈们重返新闻现场,收获良多。
■云邦秦 (扬州日报政闻融媒一部记者)
大事看大报。扬州城建史上每一个重大事件,《扬州日报》从不缺席,浓墨重彩地将精彩瞬间记入历史。老一辈报人,脚下有泥土,心中有真情,他们的这种精神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报人。
在明月湖、文昌阁、东关街、扬州高铁站采访时,记者也采访了一些来扬游客与本地市民,谈及对扬州这座城市的观感,在他们的口中,古典与现代、繁华与顺畅,这些原本看来相冲突的词语,却有着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一致性。
“十多年前来扬州,扬泰机场才刚建好,扬州城古风古韵且生活节奏慢,便是我当时对扬州的印象。”游客高向阳告诉记者,“如今的扬州,是一座与时俱进的古城,高耸壮伟的桥柱撑起一条条快速路,环抱着精致秀美的扬州城,旅游业越来越火,真不愧为‘好地方’。”
风云激荡40年。复刊40年的《扬州日报》正青春,作为报社年轻一代,自己将牢记老一辈报人的期望,以饱蘸激情之笔,为城市发展鼓与呼。 (云邦秦)